视觉表象与感知板块

发布时间:2023-07-14 浏览量:315

转自原理公众号

脑海中的印刷机 

我们很容易假定每个人感知世界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但是,人们在脑海中想象事物的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有的人在听到音乐时脑海中会浮现形状;有的人在看到数字时,可以想象出颜色……这种现象被称为联觉

有这样一种联觉,它能让人们在听到别人说话时,在脑海中自动运行一条写满了文字的“心理自动收报机”。这种联觉被“自动收报机联觉”(TTS)。

其实,对大多数识字的人来说,当听到别人说话时,或多或少地都能在脑海中对听到的词语产生视觉表象。这种能力是由声音、意思和词语之间的联系提供的,这些联系实际上定义了识字能力。然而,这些图像通常是模糊的,而且生成这些图像往往需要付诸努力。

而具有TTS的人则不同,他们可以自动地感知听到的所有话的准确图像,脑海中仿佛有一台印刷机,可以在长长的纸带上“打印”出听到的每一个字。这些虚幻的词语通常是极度“动荡”的,它们会振荡、旋转、变化。

在100多种已知联觉中,TTS只是偶尔被提及,很少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虽然早在1883年,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就首次描绘了这种联觉,但直到最近,人们才对它有所了解。


26名TTS联觉者 

最近,一项新发表于《皮质》(Cortex)杂志的研究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更深入地探索。研究人员让26名具有TTS的参与者回答一份问卷,旨在从视觉和时间特征、触发刺激、自主控制、语言处理干扰等多个维度,来了解这种联觉现象。

研究结果表明,在26名具有TTS的人中,大多数都还具有其他类型的联觉,最常见的是与时空或数字空间有关的,能将时间或数字视为一个位置。

不过,这些人具有TTS的时长各不相同,在26个人中,有11人表示他们从学习阅读开始,就有了这种联觉;8人表示他们从有记忆以来就有这种联觉;3人表示这种情况是从青春期才开始的;以及4人表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有的。

大约40%的参与者甚至对动物的声音有反应,90%的人对他们内心的声音有反应。一名参与者告诉研究人员,在他在花园里听到一只鸟儿唱歌的几天之后,他开始在脑海中看到一个代表鸟叫声的文字。

对有些具有TTS的人来说,他们根本停不下来,文字会不断地在脑海中出现,因此,当有很多人在同时说话时,他们甚至很难跟上谈话。


古老的技能  

尽管有可能带来不便,但能同时处理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的能力,通常是有益的。对于这一点,科学家甚至可以用进化论来加以解释。

10多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行走在非洲大草原上时,快速识别他们所听到或看到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想象一下,当他们听到从灌木丛中传来声音时,必须迅速决定要如何反应。更多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此,如果他们能看到,甚至闻到身后的灌木丛中的动物,就能更容易地确定这个动物是需要躲避的危险捕食者,还是只是一只毛茸茸的小兔子。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大脑成了能将不同的感官信息联系在一起的专家。而可以结合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决定。

对TTS来说,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有时可以通过在脑海中创造图像来加强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的数量或类型。例如有研究表明,通过对那些理解故事有困难的孩子进行训练,让他们在脑海中对正在听的故事创建视觉表象后,他们在故事理解测试中可以得更高的分。

这表明,更多的信息,即使只是我们脑海中的一个图像,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创造图像的能力光谱 

研究人员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个图像创造的能力“光谱”上。在这条“光谱”上,有着很低的视觉表象的人是很少的。只有不到1%的人,完全不具备视觉表象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心盲症患者

一些研究表明,我们并不是天生就具有想象能力,有些人生来就无法在脑海中看到图像。而有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也可能在经历了如脑损伤等事件之后,丧失这种能力。

视觉表象是在儿童早期阶段形成并发展的。在成年后,这种视觉表象力会有所下降。视觉表象与我们记忆事物、理解读到、听到的东西,以及反思我们的生活,思考我们是谁的能力有关。

或许我们的确都处在这样一个心理表象的能力“光谱”上,有些人在出生时就处于这个“光谱”的某一个极端,而有些人则在经历了某些生活事件后,转向了某个极端。

但是,什么样的事件或什么样的个人特征会影响我们的表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探索人类思维,帮助那些失去表象的人的关键。


#创作团队:

编译:糖兽

排版:雯雯


#参考来源:

https://theconversation.com/imagination-is-a-spectrum-and-1-of-people-cant-mentally-visualise-things-at-all-19979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0945222003203?via%3Dihub